中国古代识字率一直高于欧洲:1952年5月24日大陆开始扫盲运动 _凤凰网
萨沙历史上的今天。
作者:萨沙
本文章为萨沙原创,谢绝任何媒体转载
中国古代识字率一直高于欧洲:1952年5月24日中国大陆开始大规模扫盲运动。
【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五百五十七期】(历史系列第767讲)
中国历朝历代文盲率有多高?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古代绝大部分中国人是不需要识字的。
为啥?
古代中国人,基本都是农民。而农民不需要今天那样使用化肥、农药,操纵新式农业机器。
他们只要会用锄头,会用镰刀,基本就没啥问题了。
对于农民来说,他们一生都不会离开家,有的一生没有去过县城,只去过附近一二十里的乡镇。
那么,认识字又有什么用处呢?
况且,在古代学会识字,也不是很容易的。
正常来说,中文是比较难学的,儿童至少要学习三到四年时间才能达到看书、写信的地步。
当年没有公学,都是私塾,上学费用虽不高,也不算非常便宜。
《儒林外史》中写道:夏总甲果然向周先生说了,每年酬金十二两银子;每日二分银子。
除此以外,按照规矩,学生还要给见面礼,逢年过节也要给老师送礼。
这样一算,平均每个月大概是1到2两银子。
这是乡下最底层的私塾,其实并不算便宜。因为私塾先生不会带很多人,最多也就几个孩子。平均每个孩子,每年就要花费2两银子左右。
这对于乡民家庭,并不是小的负担。《儒林外史》中范进丈人胡屠夫,一天杀一头猪,才能赚一钱银子。这2两银子,胡屠夫要杀20头猪,花费大半个月时间。
这是乡下私塾,要是条件比较好的城里私塾呢?如果老师再有名一些,费用会是多少?
对不起,会很高的。
《红楼梦》中,秦钟去贾家子弟私塾上学,老师贾代儒水平也不是很高,但收费也不算低:秦业为儿子的终身大事,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见面礼,亲自带了秦钟,来代儒家拜见了。然后听宝玉上学之日,好一同入塾。
看看,见面礼就要给24两。而刘姥姥说,20多两银子,就够乡下的4口之家开销一年呢。
尤其是如果家里有好几个男孩,无论农民还是城镇家庭,是承受不了人人都读书的。
大家再看看《水浒传》,这其实是以明代为背景写成的。
水浒的好汉中,识字的并不多。
鲁智深就不识字,跑去看捉拿自己的通缉令。后来做了和尚要读佛经,鲁智深这才勉强学了一些字。天罡星36人中,识字的也没有几个。
至于妇女,除了他们更没有必要识字以外,古代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,认为妇女没有文化就不会有较为复杂的思想和意识,会一味迎合丈夫。
所以,即便是大户人家女孩,一般也是不让上学的。
不过,历朝历代的文盲率也是不同的。
我们所说的文盲和非文盲,是能够达到大体能够读报纸、写短信的水平,才不叫做文盲。
如果只是会写自己名字,勉强看懂报纸的大字标题,但一个便条也写不好,其实还是文盲。
一般距离今天越久,文盲率就越高,距离今天越近,文盲率就越低。
当然,特殊的战乱时期,比如南北朝、五代十国,文盲率自然会奇高。命都保不住,谁还去读书呢。
明朝时期,全国官员数量大约20万,还有大量的吏,以及试图通过科举考试出头的人。
一般认为,明朝的文盲率是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,也就是约十分之一的人识字,基本都是男人。
而且,这个识字群体主要是在城镇,乡下数量就很少。
比如,明朝很多看起来很不怎么样的太监,能够做到秉笔太监的职务?
而秉笔太监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,或者说办公室主任,地位是极高的。
为什么会这样?
太监基本都是最贫苦的农民担任,这里面识字的人太少了。太监如果识字,就是非常稀罕的事情,很容易高升了。
明代的识字率还是不错的,百分之十五也不少了。明代出现了小说的大爆发,民间还有大量的藏书,都是因为识字的人较多。
再往前可就惨了,那是元朝。蒙古人虽有自己的文字,但大部分人根本不识字,也不想识字。
科举考试也一度被废除,甚至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。
读书人地位极低,被认为是毫无用处的人。在马背上厮杀的蒙古人看来,只靠吟诗作对就能成为国家精英,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。
于是,元代民间识字的人就很少了。
朱元璋生于元朝末年,他就不识字。同鲁智深一样,直到朱元璋做了和尚,需要看懂经书,这才开始学习写字。
之所以郭子兴看中朱元璋,就是觉得这个年轻人聪明绝伦且上进。在别的士兵只顾吃喝玩乐捞钱的时候,朱元璋却向军中的秀才们学习知识,文化水平越来越高。
不过,宋代的识字率又更高,一说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。
为啥?宋代重文轻武,读书可以出人头地、光宗耀祖,比打打杀杀的武人强多了,科举考试也逐步成熟。
所以,宋代家里条件略好的人,都让孩子去读点书,以便将来出人头地,全家也会改变命运。
宋代识字率在世界上,是非常高的。
在同一时期,欧洲各国识字率普遍低于百分之十。当时欧洲普通老百姓基本都不认字,尤其农民基本清一色文盲。
为什么欧洲稍微大一些村子就有牧师、神父?其实原因很简单,农民都不识字,不能自己看圣经,必须由牧师、神父来宣讲。
如果没有神父的存在,农民就无法接受相关的教育。
至于清末和民国时期,中国文盲率 仍然很高。
清末战乱连连,农村破坏严重,一个太平天国就弄死了几千万人口,一个丁戊奇荒也弄死了几千万。
这种情况下,老百姓糊口尚且困难,哪里还能读书。
到了民国时期,军阀混战到1937年,随后抗战爆发,又是国共内战,哪里有一丝一毫的喘息期。
自然,城市的文盲率较低,但农村还是很高的。
经过统计,民国时期乡下的男人有百分七十五不识字,乡下的女人则高达百分之九十七不识字。
所以,建国时认为我国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,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建国以后,开始了系统的扫盲工作。
对于扫盲的标准:1953年11月24日,中央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布了《关于扫盲标准、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》,其中根据干部、工人、农民这几种不同的扫盲对象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界定了文盲、半文盲概念,即“在识字方面暂以能识到500字以上而未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;不识字或识字数在500以下者为文盲”,同时还规定了统一的扫盲标准及脱盲考试规章制度,即“干部和工人,一般可订为认识2000个常用字,能阅读通俗书报,能写二、三百字的应用短文;农民一般订为能识1000个常用字,大体上能阅读通俗书报,能写常用的便条、收据;城市劳动人民一般订为能识1500个常用字,读、写标准参照工人、农民的标准。”
扫盲是个长期工程。到了1964年,15岁以上文盲率已经从百分之八十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二。
文革时期比较混乱,扫盲运动停止,学校也受到严重冲击。
1978年底,中国大陆人口接近10亿、全国文盲人数将近2.4亿、文盲率达25%,青壮年中有30%到40%是文盲。
客观来说,这个数字还是很高的。
改革开放以后,逐步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。截止2015年,中国文盲率下降至3.6%。
其中相当一部分人,是高龄的老年人。他们年龄太大,已经不可能扫盲了。
扫盲对于中国人来说,还是有很大帮助的。
不能读书不能读报的人,一般是很难有自己的思维,只能成为愚民。
声明:
本文参考
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,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。